一种新的疾病检测指标:结合珠蛋白
来源:网络 时间:2020-04-26 10:28 咨询专家
结合珠蛋白(haptoglobin,HP)又称触珠蛋白,是一种分子量为85000的酸性糖蛋白,广泛存在于人类和多种哺乳动物的血清及其他体液中。在CAM电泳及琼脂糖凝胶电泳中,结合珠蛋白位于α2区带,分子中有两对肽链(α链与β链)共同形成α2β2的四聚体。结合珠蛋白主要在肝脏合成,其降解也在肝脏,半衰期约为3.5~4天。
结合珠蛋白的主要功能是与游离血红蛋白结合成稳定的复合物,然后被单核—巨噬细胞系统处理掉。正常情况下,人的红细胞在循环血中尽管不断受到机械损伤,但仍可保持其完整性,这与红细胞具有良好可塑性的细胞形态和血液微环境的相对稳定有关。当某种原因诱发红细胞在血管内破坏时,大量血红蛋白会释放到血液循环中,血红蛋白可以从人的肾脏滤过,造成肾脏损害,甚至造成不可逆转的肾功能损伤。当结合珠蛋白与游离血红蛋白结合成稳定的复合物后,由于其分子较大,不能从肾脏排出,这样可以阻止血红蛋白从肾小球滤过,避免游离血红蛋白对肾小管的损害。结合珠蛋白与游离血红蛋白结合成复合物后,呈现出新的抗原决定簇,可被单核细胞、巨噬细胞表面的血红蛋白清除受体(CD163)所识别并结合,之后被吞噬降解,以而除去了血循环中游离的血红蛋白。这种生理现象,为临床检验学提供了一个十分有趣的参照指标。当医生利用实验仪器发现血清结合珠蛋白含量下降时,结合病人的临床表现,可以确定是否发生了血管内溶血性疾病,如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症和吞豆病,以及先天性无结合珠蛋白血症等。还有一些其他类型的血管内溶血和部分血管外溶血时结合珠蛋白可降低,其降低的程度常与病性轻重相一致。
另一方面,结合珠蛋白又是一种急性期时相反应蛋白。当机体处在应激状态时,血液中的结合珠蛋白明显增多,如心肌梗塞、肿瘤、炎症、创伤、感染等病理状态时,以及应用某些激素,如皮质激素和雄性激素后,其血清含量常有显著升高,并与严重程度和预后有关。一些科学家利用急性肺栓塞为研究对象,试图找出支持这一观点的证据。他们采用RT-PCR的方法检测急性肺栓塞大鼠模型肺组织中结合珠蛋白和铁蛋白mRNA水平的变化;结果发现,急性肺栓塞后大鼠肺组织中结合珠蛋白和铁蛋白mRNA水平逐渐升高,血清中结合珠蛋白和铁蛋白的蛋白水平也逐渐升高。这说明急性肺栓塞后肺组织细胞增加了结合珠蛋白和铁蛋白的合成,导致这两种蛋白的血清水平明显升高。研究结论表明,血清结合珠蛋白和铁蛋白含量的变化,对急性肺栓塞和深部静脉血栓形成的病人具有一定的诊断价值。另外在进行糖尿病合并血管病变患者的基础研究中,也发现血清结合珠蛋白含量与疾病进展发生相关性变化,HP基因型有可能是糖尿病冠状动脉病变的一个独立的风险因素。因此认为,对结合珠蛋白含量的动态监测,有益于糖尿病血管病变患者的治疗,尤其是在建立糖尿病患者血管病变预防策略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由于结合珠蛋白的合成与降解均在肝脏,并且在结合珠蛋白与血红蛋白的复合物形成与降解的过程中,结合珠蛋白不能重复利用,因此当肝脏功能出现问题时,体内的结合珠蛋白数量常发生明显的变化。合成不足则其含量减少,降解不足则其含量增多。此时化验检查血液中的结合珠蛋白含量是否减少或增加,对诊断肝脏疾病,判断疾病的预后,很有帮助。
人的结合珠蛋白为一种α2球蛋白,其结构受遗传控制,每个人的表型可用简单的电泳法加以检验。结合珠蛋白的遗传为常染色体不完全显性遗传,分别由HP1和HP2两个基因控制。因此个体之间可有多种遗传表现型。不同个体间,由遗传获得的特征基因型决定了血浆中HP的性质,这就是所谓基因多形性(polymorphism)的表现。结合珠蛋白基因与人种有关,我国汉族人种HP1基因频率较低,故正常值较有些国家为低,此外因不同表型在正常人中都有分布,故化验检查正常值的标准差较大,正常值变化幅度也较大。一般来讲新生儿较低,随年龄增长而增高;有的报导男性略高于女性。
目前我国自主研发的血清结合珠蛋白试剂盒,已应用于临床。中生北控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科研人员采用免疫比浊法,选择特异性强的结合珠蛋白抗体,在反应体系中与患者血清中的结合珠蛋白结合,形成不溶性的免疫复合物,然后监测反应液的浊度变化,计算出血清结合珠蛋白的含量。这种方法的测试结果稳定可靠,准确性强,而且操作简单,在临床上非常实用。
本文内容来自网络整理,仅供参考。如有疑问,欢迎咨询。
本文内容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