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检防癌要重视or无需忧?
来源:网络 时间:2020-04-26 10:15 咨询专家
春夏之交,各医院体检中心又开始忙碌,记者从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第二医院获悉,除了各单位组织的员工体检外,市民自费体检也成为趋势,体检人数直线上升。
那么,一本体检报告要怎么看?哪些指标要格外引起重视,哪些指标又无需过度担忧?记者来到浙一、浙二的国际保健中心,请这里的专家为我们指点,做体检,究竟要检什么?
过度体检不可取
自费体检是近年来的趋势,但是许多市民却在琳琅满目的体检套餐前犯了难,不同的套餐针对的项目和服务都有不同,价格在几百元到上万元不等。那么,套餐是不是越贵越好?如何选择适合自己的体检套餐?
“我们一直建议不做不必要的检查。越贵越好绝对是个误区。”浙二国际保健中心主任宋震亚告诉记者,一般而言,个性化的体检筛查针对特殊疾病的高危人群很有效。比如有家族病史、好抽烟喝酒、肥胖的人群,患肺癌、糖尿病等的概率较高,就要选择有这类检查项目的套餐。
宋震亚说,曾有学者做过大肠癌相关课题,在问卷调查中筛选出大肠癌高危人群,经过初筛和复筛,早期大肠癌的检出率大大提高。所以,在体检期间医生询问的个人情况应如实回答,以便确定有无高危因素,这对于发现早期疾病至关重要。
浙一国际保健中心副主任医师卢震亚说:“一般情况下,医生会仔细询问情况后再制订具体方案,普通体检花费大多在1000元以下。”对于一些高收费项目,比如一次近万元的PET-CT检查,并不像外界传言的那样“无死角”地找出所有癌症苗头,因此不建议经常做,经济能够承担的人群最多每年一次即可。
事实证明,“过度体检”不可取。包括透视、X线检查、CT、PET等放射检查都会对人体造成危害,对未成年人、孕妇等人群产生的危害尤为明显。
肿瘤指标理性看
体检报告单上的不少指标常令人吃一惊,医生的复查建议更是让不少人担惊受怕。采访中,两位医生都表示,体检报告需要客观看待。
一般来说,很多人最关心肿瘤指标物。需要提醒的是,肿瘤指标物异常无需过于紧张。“体检发现肿瘤标志物阳性,可能是恶性肿瘤,也可能不是;肿瘤标志物阴性,也不一定能排除肿瘤。”卢震亚说,肿瘤的诊断需要根据病人的表现、实验室检查、各种影像检查后由医生综合分析才能确定,肿瘤的最终诊断依据是病理学诊断。
“看体检报告,千万不要见到某项指标轻度升高就担心患了癌症,造成不必要的恐慌。”卢震亚提醒,如果肿瘤指标显著增高,医院会打电话告知,建议随访复查、动态观察相关指标的变化,如仍增高,到相关专科就诊,作进一步检查。
卢震亚还提醒,看单项指标的“箭头”也有讲究,如果数值比参考值明显增高,要尽快到相关专科就诊;如果数值比参考值略高一点,就不必太过紧张,但也要重视,短期内要复查,看看指标的变化,如果指标逐渐上升,那也要引起重视。当然,指标仅是参考,任何疾病的诊断都不是指标“说了算”。
其实,肿瘤指标不是用于判断是否患上癌症的标准,而是仅仅作为一个客观参考依据。每个人体内都有癌症基因,它们潜伏着,是安全的,如果开始激活,就有患癌风险。
本文内容来自网络整理,仅供参考。如有疑问,欢迎咨询。
本文内容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